13年坚守法律援助一线,广州律师郑穗军入选全国最美志愿者
近日,年坚“1+1”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郑穗军律师荣获全国“最美志愿者”称号。守法
据悉,律援律师贼心不死网自2010年起,助线郑穗郑穗军积极响应司法部号召,广州国最成为“1+1”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的军入一员,投身“1+1”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,选全13年来足迹遍布西藏、美志新疆、年坚青海、守法海南、律援律师广西、助线郑穗贼心不死网四川等6个省(区),广州国最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400余件,军入受益群众超3000人,选全挽回经济损失9200万元。
“很多偏远地区的群众法律意识薄弱,遇到纠纷不知道怎么维权,甚至一辈子都没见过律师。”郑穗军说,“我的任务就是让他们知道,法律是保护他们的武器。”13年来,他开展法律咨询10200余人次,举办法治讲座210余场,听课人数超3.3万人,代写法律文书560余份。
为“外嫁女”争取土地分红权益
郑穗军服务过的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。
海南某县是黎族苗族同胞聚集地,女性一旦出嫁,她们此前拥有的自留地便“自动取消”,土地收益等合法收益也被剥夺。郑穗军得知这一情况后,主动为“外嫁女”争取土地分红权益。
郑穗军说,这起系列性案件前两次是单独诉讼,村里其余的“外嫁女”知道后便一起到法援中心求助,之后变成集体诉讼。
“她们有的是出嫁后户口没迁走,有的是离婚后户口又迁回来,情况各不相同。在当时,偏远地区‘外嫁女’想争取土地分红几乎是不可能的,没了土地,她们连生存下去都很困难。”郑穗军说。
那段时间,郑穗军干得最多的事就是到村里一次又一次地与村干部拉家常、讲法律,不厌其烦地说法、释理、讲情,最终村干部同意按照法律规定补偿分红,拖了近30年的“外嫁女”维权案终于圆满解决。这起案例被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等部门评为“1+1”中国法律援助行动十佳案例。
13年坚守法律援助一线
荣誉背后,是日复一日的坚守。13年来,郑穗军律师每年仅休假十余天,几乎把所有时间都奉献给了法律援助事业。他的付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——广东省五星志愿者,九次荣获“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行动优秀律师”,2009至2011年度“十大优秀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”,被新疆司法厅荣记个人三等功和被广东省司法厅荣记二等功,两次荣获广东省律师协会杰出贡献奖,第六届广州市道德模范提名奖、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十周年金质纪念奖章。
“由于气候极端,考到国家司法考试C证的可能留在当地,拿到A证的都会选择出去。如果没有‘1+1’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,一些地区可能一直不会有律师。”郑穗军感慨道。深知改变民族地区法治生态需要薪火相传,他在办案之余始终致力于培养本土法律人才。
为破解“人才留不住”的困境,郑穗军推动建立“民族法律人才孵化计划”,一方面与高校合作开设“定向培养班”,承诺学成回乡服务者可获学费补助;另一方面争取政策支持,为扎根基层的法律人才提供专项津贴。他常说:“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输送法律知识,更要搭建能让人才扎根成长的制度平台。”
在同仁县法治培训中心,郑穗军创设的“双语模拟法庭”已成为特色品牌。学员们通过角色扮演,在藏汉双语环境中学习调解技巧、诉讼程序。这种“沉浸式”培养模式,已帮助23名少数民族法律工作者提升实务能力。正如他办公室墙上挂着的那幅唐卡题字——法治的种子终将长成参天大树,郑穗军正用一代人的坚守,为民族地区法治建设培育着生生不息的力量。
“法律援助不仅是职业,更是一种使命。”郑穗军表示,“只要群众需要,我会一直做下去。”如今,他仍坚守在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的法律援助岗位上,继续用专业与热忱书写新时代法治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。
文|记者 薛江华 通讯员 穗司宣
本文地址:http://yangjiang.266588.com/html/491d1399495.html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